湖北日报讯(记者王孝武、通讯员常梦星、罗明、实习生刘彤)9月11日上午,全国老兵宣讲团“红色基因永传承 强国复兴立新功”主题巡回宣讲报告会在湖北武汉举行。作为一名曾经的通信女兵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更新内容详情,一名在红色宣讲一线宣讲大别山精神17年的英烈讲解员,来自湖北红安的聂荣华第一个上台宣讲。
聂荣华在宣讲大别山精神。
“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英烈墙前挺直身板行队礼、朝气蓬勃的青年在文物展柜前久久伫立、白发苍苍的老战士在纪念碑前颤巍巍地擦拭眼角的泪水时,我愈发坚信:大别山精神不是历史的回声,而是时代的号角;不是静态的文物,而是不竭的动力;不是尘封的记忆,而是永恒的火种。”从小在红安长大的聂荣华,觉得自己有责任让革命历史“活”起来,让大别山精神“传”下去,让更多人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关于杨少华去世的细节,其大儿子杨威透露,父亲杨少华是在下午3点半左右离世的,午睡醒来后,杨少华觉得有点头晕,便立刻上医院,等到医院大夫一看后,人就已经没了。
王一博和宋佳也都是一身笔挺西装,王一博也是受邀演员中,年纪最小的一位。
聂荣华。
聂荣华说,翻开红安的革命史册,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如同耀眼的星河照亮历史的长空。1927年11月,黄麻起义的枪声划破夜空,3万多名农民自卫军高举火把冲向黄安县城,打响了大别山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。战斗中,21岁的总指挥潘忠汝身先士卒,7次率队冲锋陷阵,新版imtoken腹部中弹后仍捂着伤口指挥战斗,直至壮烈牺牲。临终前他的遗愿震撼人心:“我死了,也要看着同志们把红旗插上黄安城!”这份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信念,让红旗在黄安城头高高飘扬,让“朴诚勇毅、不胜不休”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愈发璀璨。
“堪称‘红二十五军军魂’的吴焕先,同样以赤诚书写传奇。”聂荣华介绍,1932年,部队面临断粮绝境,他将全家翻山越岭乞讨来的救命粮悉数送进红军炊灶,而他年迈的母亲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却在乞讨路上饿死。1935年,在甘肃泾川四坡村的战斗中,28岁的吴焕先为掩护部队转移,不幸中弹牺牲。牺牲前,他紧握手中的钢枪,反复念叨“要守住大别山,要紧跟共产党走”。这份舍家为国的赤诚与至死不渝的信念,永远镌刻在大别山的革命丰碑上。
“作为黄麻纪念园的一名红色宣讲员,我深知,弘扬大别山精神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更新内容详情,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,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。”聂荣华说,今天的红安,退役军人们以“退役不褪色”的担当,在平凡岗位上续写着大别山精神的时代华章,大别山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,反而在一代代人的践行中愈发厚重鲜活。